甘肃整理中医药古籍万余册珍本部分内容已转临床使用
记者6日从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获悉,该省历时10年收集整理万余册中医药古籍。已修复珍贵古医书近千册,数字化古籍资源超130万页。目前,入选首批中国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武威汉代医简》,部分内容已转至临床使用。
--> |
“通过建设标准化古籍书库,形成以中医药古籍为主、文史哲为辅、域外中医药古籍专藏为亮点的特色馆藏,且所有古医书实现单册古籍存藏的精准标识。”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王振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数字化建设成为古籍“焕新”关键。王振华说,甘肃建成中医药古籍数字图书馆,涵盖中医古籍影印数据库、全文检索数据库。同时,建成“甘肃中医药大学古籍特色库”,包含8311册古籍全文数字化资源,共计130万多页,支持高清阅读与繁简混合检索,极大提升古籍利用效率。
近年来,甘肃注重对古医书的开发利用。依托《武威汉代医简》,开发特色疗法并研制制剂,应用于多种疾病治疗;定期开展留学生古籍修复体验课程、中医药古籍鉴赏讲座,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
目前,甘肃省中医院藏有包括明刻本《医学正传》《类经》等古籍,清刻本《喻氏医书三种》《赤水玄珠》《医学入门》等古籍,以及《太平御览》《道藏辑要》等古籍共千余册。
“我们已完成980册馆藏中医药古籍修复,其中深度修复102册,重点修复了《丹溪心法》等珍贵典籍。”王振华介绍说,该省依托省内高校、中医药科研院所和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古籍文献保护与传承工作,构建标准化、专业化古籍保护体系。
甘肃通过“原生性+再生性+传承性”保护融合策略,推动中医药古籍延寿、衍种、传神。下一步,该省将持续推进《中医优势病种古籍文献挖掘丛书》等专著出版,并加快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预计2027年建成新型古籍存藏与传承空间。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鼓励学子传承不泥古、创愈疾济...
- 跨城启动生命接力杭州援川医生成功挽救藏族危重产...
- 南山科普大会在广州开幕院士专家“天团”开讲...
- 钟南山:公民科学素质是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体现...
- 世界军事齿科大会在西安召开...
-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在太原举行...
- 《浪浪山小妖怪》电影推出官方周历延续影片中的温...
- 前7月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铺零售额同比增长4....
- “电鸡”新国标落地,产业链迎新一轮洗牌...
- 浙江团队研发新型智能血管支架涂层促进血管修复与...
- 揭秘涨停丨PCB热门股封单资金超10亿元...
- 南京银行杭州分行:试点本外币一体化账户业务,助...
- 减脂控糖,零食界刮起“干净配方”风...
- 轮椅送上门社区精准帮扶特殊家庭解难题...
- 七件事集团携手北大王明姬教授《领导力与管理》赋...
- 2025年陕西省职业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圆满举办...
- 秋季养肺正当时中医养生...
- 哪些血管更容易堵名医讲堂...
- 中化岩土获控股股东新增提供5亿元担保...
- 破解“看病难”,“中国式创新”打通主动脉患者的...
- 西安市第九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挽救多发性骨髓瘤肾...
- 白露:秋凉渐至,正宜润补节气与健康...
- 得过“红眼病”后就不会再得了?是真是假……...
- 石大胜华拟设子公司投建5.3万吨/年氯化钙项目...
- 国际最新研究:甜味剂与认知能力下降加速有关...
- 西安市中心医院吞颗“小豆子”揪出便血“真凶”...
- 西安唐城医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