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血管更容易堵名医讲堂
心梗、中风的主要风险来自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的一种重要类型,它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之所以用“粥样”二字,是因为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积聚于动脉内膜的黄色脂质点和条纹,就像散布在动脉血管壁上的小米粥一样,这也形象地概括了其容易破裂、出血进而形成血栓的特性。
--> |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偏高,同时存在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遗传等不利因素,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就高。
一般来说,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斑块只是老年人的“专利”,如今青壮年的患病率也在增高,需要提高警惕。
人体的循环系统很复杂,有各种各样的血管,哪些位置比较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堵塞呢?
1.颈动脉。颈动脉直接连通大脑,位于颈前部和气管两侧,重要性不言而喻。颈动脉呈现独特的“Y”字形结构,因而在分叉处很容易发生堵塞,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也常堆积在颈动脉。一般来说,人到40岁左右,颈动脉处便开始显现或大或小的斑块。到了60岁左右,颈动脉斑块基本就成常态,只不过轻重不一,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冠状动脉。当斑块积聚在冠状动脉时,就会导致冠心病等,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绝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的起因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产生血栓后致使管腔急性闭塞,紧接着心肌发生坏死,严重者发生猝死,非常凶险。
3.外周动脉。从心脏流出来的动脉血,先后经过主动脉、髂动脉、股动脉、腘动脉及小腿的动脉,为下肢提供营养。如果外周动脉里出现狭窄、斑块堵塞,那么流向下肢的血流就会减少甚至中断。血液流通不畅会导致下肢出现疼痛、麻木、肿胀、发凉等症状,有些人在活动时会格外明显,如出现间歇性跛行。
4.主动脉。主动脉粥样硬化主要表现为大、中动脉内膜脂质沉积,40岁以上男性患病风险相对较高。典型表现为主动脉弹性降低、脉压增宽,严重时可形成主动脉瘤。临床上,最多见的是发生在肾动脉开口以下的腹主动脉处,其次是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
5.肾动脉。有些老年人因为血压波动入院诊治,B超检查双肾缩小、肾功能异常,进一步探究发现肾动脉粥样硬化,因管腔狭窄闭塞导致肾灌注不足。早期一般没有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乏力、腰痛、夜尿增多等症状。
普通人平时检查最多的可能是颈动脉斑块,这主要是因为颈动脉非常表浅,超声检查比较容易探及和评估,更多是出于方便考量。实际上,任何位置出现斑块都是不利的。另外,很多人会将斑块的大小视为最危险的因素,其实最可怕的不是斑块大小,而是斑块的不稳定,也就是“柔软”的易损斑块,好比馅大皮薄的饺子很容易煮破,一旦破损非常麻烦,因此需要认真对待。
《人民日报》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 中化岩土获控股股东新增提供5亿元担保...
- 破解“看病难”,“中国式创新”打通主动脉患者的...
- 西安市第九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挽救多发性骨髓瘤肾...
- 白露:秋凉渐至,正宜润补节气与健康...
- 得过“红眼病”后就不会再得了?是真是假……...
- 石大胜华拟设子公司投建5.3万吨/年氯化钙项目...
- 国际最新研究:甜味剂与认知能力下降加速有关...
- 西安市中心医院吞颗“小豆子”揪出便血“真凶”...
- 西安唐城医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 西安市人民医院两科室联手“一针”解危局...
- 西安市中心医院经开院区妇科介入手术开启诊疗新体...
- 西安交大二附院完成陕西省首例经导管三尖瓣瓣环成...
- 西安市第三医院“家庭健康”义诊圆满举行...
- 西北大学第一医院夏日清凉义诊集市圆满落幕...
- 防蓝光手机膜不靠谱,那防蓝光眼镜有用吗?...
- 流感疫苗出现5.5元“冰点价”,今年以来价格多...
- 浙江团队攻克感染性创面难题为细胞打开“自愈开关...
- 机器人手术实现“极致微创”“一站式”打击双肺结...
- 港股三大指数均跌超1%半导体板块领跌...
- 敦煌暑期惠民盛宴不负“时空”...
- 中国太保副总裁苏罡:国内权益资产具备中长期配置...
- 浙江沪杭甬拟吸收合并镇洋发展实现“A+H”上市...
- 越来越多“中国造” 我国医疗装备实现新突围...
- 不妨让指纹水杯成为守护儿童的健康管家...
- 敦煌葡萄“双喜临门”...
- 纸质火车票谢幕,拥抱更智能的未来...
-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进口货物享惠主体资格预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