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未病”理念契合现代健康需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近日接受采访表示,医院若是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整体工作,就可以通过系统性管理实现防患于未然,在医院管理和患者服务中建立前瞻性机制。他指出,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要做到“未病先防”,减少问题产生;“既病防变”,控制问题放大;“病后防复”,巩固治理成效。
“治未病”是中医药的重要理念,强调预防疾病和早期干预,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旨在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发生。在现代医学中,“治未病”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健康管理、慢性病防控等领域,尤其在亚健康调理和慢性病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前中国青年报一则调查显示,63.1%受访青年因生活压力选择中医养生,52.9%反馈亚健康状态改善。这一数据印证着“治未病”理念与现代人健康需求的深度契合。从咖啡、奶茶到中药代茶饮的乌梅汤,从全方位防晒到三伏天晒背,从KTV聚会到中医按摩艾灸……当下,越来越多年轻人接受、喜爱上了中医养生。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21日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中医药局副局长陆建伟表示,目前全国已建成1100余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4.2万个基层中医馆覆盖城乡,让群众“家门口看中医”成为现实。中医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医药经济重要增长极。
国家中医药局科技司司长陈榕虎表示,下阶段将重点推进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整体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活力。聚焦中医药产业重大科学问题,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有组织的科研,高效集聚各类创新要素,推进多部门、全领域、跨学科联合攻关。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在中医药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和优势,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科技攻关任务,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激发内生动力,助推产业创新升级。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中药创新研发。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中药的支持力度,针对产业链重点环节和关键问题,加强中药关键技术攻关和科学监管研究。还要聚焦重大慢病、疑难疾病以及儿童等特殊人群的临床需求,研制一批临床疗效突出、竞争优势显著的中药创新药。发挥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和名医验方在中药创新研发中的孵化器作用,进一步加强挖掘和转化,更好地发挥中药临床价值,服务人民健康。(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璐)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 脱发后该怎么把头发养回来?专家支招...
- 翰森制药2024财报:总收入超122亿元,创新...
- 碑林区召开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暨分级诊疗工作推进会...
- 港股午评:恒指震荡小幅下跌0.12%,有色金属...
- DeepSeek助力医生成功救治危重罕见吉兰-...
- 金价波动加剧投资消费双线遇冷...
- 易过敏人群如何过好春天...
- 联合利华拆分冰淇淋业务,“梦龙冰淇淋公司”正式...
- 中越东黑冠长臂猿联合保护行动计划和联合巡护队伍...
- 安徽发布体重管理AI大模型...
- 5.9亿加码优质资产宸安生物,智飞生物打出“王...
- 科普|了解心室辅助装置,守护心脏健康...
- 分歧变大!行情持续“徘徊”,科技板块怎么走?...
- 申万宏源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思考:关税“盲盒”与...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
- 中国药科大学2025年樱花节正式开幕...
- 无锡迎来文旅车队滴滴推出赏樱季打车优惠...
- 健民集团年报摘要: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
- 《2024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发布...
- 妙可蓝多年报摘要: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 交大一附院启动体重管理联合门诊多学科“组合拳”...
- 2025年全国城市巡回招聘江苏站暨先进制造业专...
- 西安大兴医院渭水园院区试运行开诊...
-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举办健康义诊活动...
- 药品零售市场负增长倒逼转型优化存量与创造增量成...
- 西安市献血排行榜“双TOP”的献血者陈新科——...
- 骨松病房里的“药方”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