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乳腺癌有张“高危清单”专家:这类人需更早启动早筛
“要知道病人的母亲或者其他亲属,有没有在50岁之前得过乳腺癌,若存在这类家族史,个体患病风险会显著升高,需更早启动筛查并密切关注身体变化。”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美中爱瑞乳腺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潘永日前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 --> |
当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中国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2022年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数为35.72万例,占癌症新发病例数的15.6%。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近日,在GE医疗与美中宜和医疗联合开展的乳腺癌防治关爱活动上,多位专家围绕乳腺健康管理话题接受记者采访。
对于乳腺癌的早筛问题,潘永强调,家族史是重要预警信号,尤其要关注直系亲属的患病情况,如果其母亲或者其他亲属在50岁之前得过乳腺癌,需更早启动筛查。
此外,基因检测相关的特定指标异常也需警惕,这类指标异常可能提示潜在风险,需通过专业医疗评估制定后续方案。
潘永提醒,与生活方式相关的长期习惯及突发不适,也可能是就医的信号:“从生活方式的角度来看,诸如夜班、精神压力的变化,包括家庭或工作中的突发变故,对于腺体肿瘤而言,无论何种原因引发的免疫系统改变,都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优先检查手段也有所不同。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健康服务分会委员、北京宜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医师连士杰建议,针对40岁以下女性,尤其是有高危因素者,优先选超声检查,因其无辐射、便捷、价格合理且普及度高。
40岁以上女性需升级筛查方案,有条件建议钼靶配合超声检查,钼靶可弥补超声对病灶结节微钙化筛查的不足,提高筛查率。若检查发现四级以上结节,需进一步检查,如增强核磁,且要衔接好检查流程,最终确诊则需要靠组织学病理检查。
对于高危人群,分层管理至关重要。连士杰列出高危因素清单:女性生理特性;肥胖、吸烟、喝酒等生活习惯;有乳腺癌、卵巢癌早发家族史或既往有良性乳腺疾病史的人群。这类人群需纳入个性化管理。
同时,他指出筛查要结合“早宣教、早认知”,目前筛查年龄范围是40岁到70岁,但目前30多岁的女性群体问题增多,应前移干预节点。早期发现,乳腺癌5年生存率能达到将近90%,这一数字远超晚期不足30%的5年生存率。
专家还强调,年轻女性也不能掉以轻心。潘永表示,年轻女性若出现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皮肤异常或腋窝、锁骨处出现包块等情况,即便年龄未到常规筛查标准,也应及时就医检查,“不要觉得年轻就掉以轻心,临床中也遇到过19岁的年轻患者。”(完)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 普拉达2025年前三季收益40.7亿欧元Miu...
- 帮孩子提升肌肉力量,要运动,还要精准补充营养...
- 霜降时节如何科学进补?专家:“贴秋膘”不是盲目...
- 浙江援青专家化解动脉瘤难题从手腕入路成功“拆弹...
- 助力低空经济商业闭环,重磅展会即将在广州召开...
- 全国首个“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全面建成...
- 中新健康丨专家:低体重与肥胖都会增加骨折风险...
- 红霉素软膏千万不能随便用!赶紧告诉家里人...
- “药食同源+烘焙”领新风“寓养于食”圈粉年轻人...
- 以爱为翼助“折翼天使”逆风飞翔...
- 创梦天地01119.HK旗下《卡拉彼丘》手游公...
- 劳模挽袖献血完成另一种“奔跑”...
- 花样取暖设备齐上阵,这样的日子怎么过才安全?...
- 活力西马情满长安——2025年西马医疗保障队纪...
- 金银高位巨震是否已经见顶?...
- 右肺“毛刺怪”遇上血栓堵腿多学科“拆弹”手术演...
- 羽绒服里穿薄点才暖和!一个超简单的穿搭技巧,快...
- 秋高气爽出游正当时赏秋这些要注意...
- 中新健康丨专家紧急提醒,大降温这类人别“硬抗”...
- 广西南宁构建优质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实施多项行动...
- 业绩依然稳健!三大电信巨头三季报出齐...
- 云南首台光子计数CT投入使用分秒“看透”毫厘之...
- 抗阻训练会让孩子长不高?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练?别...
- 民族医药特色诊疗中心在广州启动推动民族医药“体...
- 告别木船,大山里的教育焕新颜...
- 国网丰县供电公司:后勤精细化管理绘就节俭新风尚...
- 我国进出口增速逐季加快连续八个季度同比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