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启用首个城市医疗集团数字化慢病管理创新平台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数字化慢病管理创新平台项目12日启用。该平台项目是由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发起,旨在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广州慢病患者提供院前、院中、院后的服务和管理,以实现对慢性病患者全病程医疗服务。
慢性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在三甲医院出院后,往往需要终生监测、治疗和服药,如中风、心梗、肾衰、糖尿病等,以脑卒中患者为例,过去患者出院后,医生往往难以及时了解他们的康复情况。理想的慢病管理模式是三甲医院与社区医院有效联动,实现“同防共管”。
2024年7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携手海珠区中医医院和14家区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海珠区城市医疗集团”,形成覆盖全区、功能互补、连续协同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服务体系,为区域内慢病“同防共管”打下基础。
本次数字化慢病管理创新平台的启用,以城市医疗集团为框架,联动社区医疗机构,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在数字平台上构建区域慢病协同诊疗模式,进一步实现上下联动,方便区内慢病患者。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表示,当前,从流行特征来看,我国慢性病防控面临着“患病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疾病负担重”的三重挑战——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病的患病人数已超3亿,且呈现“年轻化”“社区化”趋势;同时,传统慢病管理中“随访不及时、数据不互通、医患协同弱”的痛点,也让基层医疗服务压力持续增加。
她说,此次启动的慢病管理创新平台聚焦“全病程管理”核心,既衔接了医院的专科诊疗资源,又联动了海珠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层力量,还能通过数字化工具打通“预防-诊疗-康复-随访”的全链条,“这种‘上下联动、数据互通’的模式,正是我们一直倡导的‘城市医疗集团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实践”。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院长田慧舒称,该院目前已率先在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代谢科、肾病科、骨科等慢性病常见科室开展试点,建立了35个医生工作室。患者通过扫码即可加入全程健康管理项目,包括用药咨询、营养干预、数据采集、健康宣教、生活方式指导、复诊提醒等全周期全病程服务,让患者居家期间也能持续获得主诊医生医护团队的远程指导和健康管理服务。
--> |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 西安交大二附院为出生20天宝宝切除巨大肝脏肿瘤...
- 机器人辅助穿刺技术为脑干出血患者带来更安全、精...
- 专家解答发生“雷暴哮喘”后该怎么办...
- 精神卫生领域专家强调应用脑前沿技术应伦理先行、...
- “王波艺术疗愈展”探索艺术疗愈与医院关怀的交叉...
- 专家:避免儿童眼外伤家长要做好“源头管控”...
- 连亏股芯原股份拟收购20CM涨停A股募36.7...
- 守护“第二大脑”,别怕肠镜检查...
- 从园区降碳到聚变研发:AI能源深度融合重塑未来...
- 教学大模型在上海亮相推动医学教育数字化转型...
- 长时间驻留太空人类该如何干饭?酵母蛋白了解一下...
- 2025年湖北省“百街千巷”全民健身系列赛事活...
- 中国移动迈向“共创AI+时代”上半年AI+DI...
- 秋季儿童花粉过敏,如何科学应对?...
- 晨起后有这5个表现,你的血脂可能高了!做好这5...
- 一场雷暴,400多人挤爆医院急诊科!雷雨天后要...
- 食品标签信息“可听可播可放大”...
- 农药残留检测专家:三个方法有效降低水果农残...
- “一次性浴帽”来罩菜,这种保鲜膜真的能用吗?...
- 陕中附院护理团队在第九届国际专科护士大会中斩获...
- 陕西国金康养集团入围2025年陕西省养老产业品...
- 中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疾控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
- “一上学就生病”不能只靠药物治疗...
- 国家卫健委:全国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降至9....
- “吃白”润秋燥“秋冻”要有度...
- 美股异动SandiskSNDK.US续涨超13...
- 可乐当水喝小伙喝出“石头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