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岁老人病危!西安市第九医院重症医学科全力守护生命之光
在医疗救治的前线,每一场与死神的较量都扣人心弦。8月17日,西安市第九医院重症医学科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成功将一位98岁高龄的病危老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突发险情 紧急救援拉响警报
8月17日,普通外科住院患者、98岁的马先生突发呼吸困难,心慌、气短,指脉氧急剧下降至70%,生命危在旦夕。普外科罗孔亮医生迅速反应,立即请重症医学科刘洁主治医师到场协助抢救。据了解,马先生25天前因结肠癌在其他医院接受了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伤口未愈合,还留有腹腔引流管,随后转入普外科。
重症医学科刘医师赶到现场后,迅速指导给予高流量吸氧、拍背排痰等辅助抢救措施,但马先生的症状并未得到有效缓解,还逐渐出现意识障碍。考虑到病情危重,在与家属及主管医师充分协商后,马先生被紧急转入重症医学科进行进一步治疗。
争分夺秒 多管齐下稳定病情
转入重症医学科后,医护团队立即行动起来,给予马先生高流量氧疗、心电监护,并运用床旁超声辅助评估病情。然而,马先生的病情仍在持续加重,出现了血压下降、口唇紫绀、下肢皮肤花斑等严重症状。刘医生当机立断,紧急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以改善氧合及循环,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
精准施策 多学科协作攻克难关
主管医师张锐锐在查房时,充分熟悉病史,了解到马先生术后虽已有通便且在外院尝试进食,但凭借扎实的重症专业基础,果断判断患者肠道未通,存在肠梗阻的情况。张医生再次邀请专科罗医师会诊讨论,最终决定给予中药灌肠,尽快通畅肠道,并密切关注腹部伤口情况,防止肠漏出现。
病情好转 康复之路曙光初现
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马先生的病情逐渐好转。8月26日复查CT平片显示,腹部及肺部情况已有明显改善。经过全面系统的治疗,8月29日,马先生成功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改为高流量吸氧,随后逐步调整氧浓度。9月1日,改为鼻导管吸氧,重症肺炎和脓毒症得到了有效控制。9月2日,马先生转回普通外科继续治疗。
医患同心 共筑生命防线
从马先生住进重症医学科的那一刻起,全科医护人员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医生们仔细询问完善病史,进行全面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多次组织会诊,分析讨论,为马先生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全科护士们24小时床旁坚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为老人翻身、拍背、进行压疮护理,实时监护。
与此同时,家属们与医务人员始终保持着良好密切的沟通,及时了解老人的病情进展,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医生和家属之间携手共进,共同为老人的治疗和康复努力着。在这个看似普通平凡的ICU病房里,因为这位98岁的老人,全科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此次成功救治,不仅展现了西安市第九医院重症医学科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更体现了医患之间深厚的信任和默契。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 药品说明书会“说话”了省药监局助推医药产业高质...
- lululemon发布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
- 肥胖率仅10%,广东人体重管理有何秘诀?...
- “肥胖率地图”,不能只看个热闹...
- 西安市第三医院儿科医生揭秘易被忽视的儿童安全盲...
- 秋天总打喷嚏、眼睛痒?可能是花粉在“搞事”...
- 瑞银证券,最新发声...
- 浙江形成“15分钟中医药服务圈”中医药护航基层...
- 青海省15年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
- 中医药传承创新,二十载浙江落笔何处?...
- 华南首家渐冻症联合研究基地落户广州白云区...
- 穿了防晒衣并打伞还是被晒黑?...
- 首个国产九价HPV疫苗完成首针接种:每针499...
- TrendForce:预计MicroLED芯片...
- 秋季“限定”食材滋阴润燥“担当”...
- 华南首例!12岁女孩脑内植入“电子医生”...
- 盲目跟风“辟谷减肥”确诊为败血症...
- 中新健康丨专家:罕见病患者需医疗、教育、就业等...
- 毛利率100%!鼎捷数智称这世界确实存在零成本...
- 全球变暖如何影响人们饮食选择?最新研究称或致增...
- 微调进餐顺序给健康加分...
- 又见“日光基”!9月100只新基发行...
- 无糖饮料增加糖尿病风险?无糖饮料还能喝吗?专家...
- 带娃打疫苗,一针就能防多病这份新版疫苗攻略快收...
- 如何应对AD挑战?专家呼吁防控关口前移、让创新...
- “多喝水就能防秋燥”?专家介绍正确补水方式...
- 对于普通人来说定期洗牙有必要吗?专家:非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