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专家:罕见病患者需医疗、教育、就业等多维度支持
“教育拒收率从54%降至39%,完成本科及以上教育的患者比例从2019年的17.78%上升到2025年的19.46%;但仍有41%的患者仍无法入学,群体就业率不足一半。”日前,在“从罕见到无限”罕见病主题演讲中,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长王奕鸥分享了成骨不全症群体的最新调研数据。
--> |
数据的背后,是真实的生命困境。她举例:“许多刚刚开学的瓷娃娃此刻坐在课堂里,一整天不喝水,就是因为上厕所不方便”;一位中年病友对她说,“最怕的不是死,而是老后无人帮我翻身。”
因此,王奕鸥呼吁社会各界持续关心和帮助罕见病患者:推动教育包容,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更多无障碍设施与灵活的教育方式,保障其平等受教育权;创造更多适配的就业机会,拓宽其职业路径;建立更完善的保障体系,覆盖从医疗到养老的全方位支持,让罕见病患者有尊严地生活、无后顾之忧地老去等。
“从罕见到无限”罕见病主题演讲由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联合新华公益共同策划,活动邀请了七位来自医疗、公益、企业、患者社群等不同领域的演讲者,他们从生命叙事、医学探索、政策保障与社会创新等多个维度登台分享,呼吁公众关注罕见病群体,助力构建更加包容、温暖的社会环境。
北京协和医学院讲课教授、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原司长熊先军,是业内公认的“老医保人”。退休前,他致力于解决罕见病患者的医疗保障问题。退休后,他拿起相机走访各地,用两年多时间,拍摄了上百位罕见病患者。
在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熊先军坦言,罕见病患者急迫需求与政策漫长周期落差巨大,他希望社会关注成为企业回归谈判桌的推力,让全国统一的合理价格真正落地,实现患者、企业和医保的三方共赢。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 毛利率100%!鼎捷数智称这世界确实存在零成本...
- 全球变暖如何影响人们饮食选择?最新研究称或致增...
- 微调进餐顺序给健康加分...
- 又见“日光基”!9月100只新基发行...
- 无糖饮料增加糖尿病风险?无糖饮料还能喝吗?专家...
- 带娃打疫苗,一针就能防多病这份新版疫苗攻略快收...
- 如何应对AD挑战?专家呼吁防控关口前移、让创新...
- “多喝水就能防秋燥”?专家介绍正确补水方式...
- 对于普通人来说定期洗牙有必要吗?专家:非常有!...
- 婚前检查、孕前检查是没有必要的形式主义吗?专家...
- 只有老年人会得阿尔茨海默病?专家:这是个常见误...
- 广西举办膏方文化节民众争相体验“滚蛋疗法”...
- 硅宝科技300019.SZ目前暂无固态电池项目...
- 8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小幅增至33222亿美元...
- 12年背女求学路!广西“硬汉”父亲圆了女儿大学...
- 厚植文明沃土青浦区夏阳街道发布“向阳育芯”未成...
- 90后王兴兴闯关IPO...
- 在沪印度友人11年献血2115人份...
- “飞机医院”降落新疆“国产飞机+国产设备”为边...
- 勇做数字蓝海“弄潮儿”...
- 友升股份603418.SH新增一起对外投资,被...
- AI人才竞争激烈:大厂AI岗需求增10倍,3个...
- 少睡反而更“清醒”?不一定!...
- 甘肃整理中医药古籍万余册珍本部分内容已转临床使...
-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鼓励学子传承不泥古、创愈疾济...
- 跨城启动生命接力杭州援川医生成功挽救藏族危重产...
- 南山科普大会在广州开幕院士专家“天团”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