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电子依赖如何破解
随着暑假接近尾声,不少家长开始为孩子暑期频繁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而忧心忡忡。新学年开启,如何帮孩子摆脱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以良好状态迎接新学期?8月27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三位专家,他们从不同角度提出科学建议,为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 |
心理教师
把电子产品从“干扰项”变“助力项”
“想要破解孩子的‘电子依赖’,关键是要转变思路,把电子产品从‘干扰项’变成‘助力项’,同时用更有吸引力的活动替代电子娱乐。”重庆市玉带山小学校心理教师付廷英分享了三种实用的方法。
第一招是将手机打造成“学习神器”,她建议家长可引导孩子用手机开展查单词、制作思维导图、拍摄错题并解析等学习活动,以此提升学习效率,帮助孩子发现电子产品的学习价值,主动减少非学习类的使用;
第二招是用“挑战任务”解锁游戏时间,面对孩子的游戏需求,家长不要强硬禁止,可与孩子约定“完成学习挑战任务后,奖励适当游戏时间”,将学习转化为“通关任务”,兼顾学习目标与孩子兴趣;
第三招是制造“无手机惊喜”,家长可定期发起“全家无手机日”,并约定“谁先掏手机谁洗碗”,利用孩子的好胜心引导其参与,让孩子逐渐发现没有手机生活也有很多的乐趣。
班主任
让孩子在现实体验中转移“电子依赖”
重庆市优秀班主任、渝中区人和街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刘建妮,则从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现实体验给出两点建议。
首先,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深入了解他们对依赖电子产品的真实想法,让孩子从被动管控转向主动调整。其次,家长可通过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来减少屏幕时间,比如带孩子参与跳绳、慢跑等户外活动,或一起开展手工、阅读、家庭劳动等室内活动,让孩子在多样的现实体验中,自然转移对电子产品的注意力。“当现实生活足够精彩时,孩子自然会减少对屏幕的依恋。”刘建妮说。
心理医生
家长以身作则,多陪伴孩子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睡眠心理科主任蒋成刚从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孩子“电子依赖”的深层原因并给出建议。
“孩子依赖电子产品,往往是因为在现实中难以找到价值感与快乐,尤其是父母陪伴不足时,孩子易感到孤独。”蒋成刚表示,家长可多陪伴孩子,增强孩子的现实感,孩子在现实中建立的情感连接与意义越多,对虚拟世界的依赖便会越少。就此,他给出了具体建议:
一是家长应把握“前紧后松”的管理原则,即小学阶段加强电子产品使用管理,进入初中、高中后逐步放松。因为小学时期严格管教,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若儿时疏于管理,后面再来管教,难度会大幅增加;
二是家长要正确看待电子产品的正向价值,避免“完全敌对”态度。如今孩子的学习、社交与放松已离不开电子产品,完全禁止不仅会让孩子感到压抑,还可能导致其因缺乏共同话题而被同学孤立;
三是通过家庭会议制定明确规则,确定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长、时段与方式,签订家庭规则并让全体家庭成员知晓、签字,形成需共同遵守的家庭制度,并执行下去;
四是建立家庭沟通渠道,减少孩子对虚拟社交的依赖。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 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成功实施单一切口微创...
- 借船出海“沪牌”小分子抗癌原创新药的全球化商业...
- 9-10月为蚊媒传染病高峰期专家提醒继续做好健...
- 湿热双重“烤”验高血压患者注意控盐补钾...
- 多地湿热天气持续为何高血压患者需要特别“上心”...
- 天下秀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营收18.44...
- 舒服“险”中求?采耳需谨慎...
- 身体长息肉不要忽视一文了解应对方法...
- 高原呼吸疾病防治科研合作研讨会在青海西宁举行...
- 电子产品“防蓝光”功能真能护眼吗?专家:效果有...
- 武汉暑期旅游“最热门”出炉...
- 身体长息肉不要忽视...
- 这些绝美又小众的宝藏打卡地赶紧先收藏起来...
- 上海眼科专家走进西藏“造血式赋能”、开展“长效...
- 突发!603303,重大资产重组!...
- 上肢突发麻木乏力小心“手梗”找上门...
- 浙江:长护险省内异地全流程“线上办”率先落地绍...
- 中国自主研发光子计数能谱CT获批上市入驻医院进...
- 西北首例!西安交大二附院应用食管牵开球囊保护技...
- 坐电梯轻松登山!“低耗游”走红重在尝试舒适就好...
- “呼吸哑铃”走红真能躺着瘦肚子吗...
- 红薯叶在国外火成“蔬菜皇后”...
- 秋天得润养吃对这种食物能润肺止咳、抗衰老...
- 基因编辑能否为胃反酸治疗带来新希望...
- 区分风寒和风热,这几招就够了!...
- 无门槛的室内“微运动”,轻松改变静态生活科学减...
- 专家提醒:饮食健康不能完全“外包”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