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北京昌平区:打造国际医疗器械城“试验田”
在北京昌平,一个聚焦医药健康产业的全链条创新生态正加速形成。
近日,记者走进昌发展运营的主题园区和服务平台,探访其在合成生物制造和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前沿布局与创新成果。
由昌发展集团运营的国际医疗器械城,被称为北京的“医械硅谷”,是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在国家药监局、北京市药监局指导支持下重点打造,纳入区域“一核一带三片区”医药健康产业布局中的“医疗器械片区”。2024年,北京市昌平区医疗器械产业年产值突破144.5亿元,占北京医疗器械规上企业总产值的40%。
记者看到,国际医疗器械城已入驻了多家国内外知名医疗器械企业,如爱美客、佰仁医疗、爱博医疗、图湃医疗等。这些企业深度布局脑机接口、植介入器械、人工智能医疗、体外诊断、生物医用材料等前沿核心领域。
--> |
由于医疗器械研发周期长、临床研究成果转化难,如何通过制度创新破题,成为关键突破口。
“这里不仅是产业载体,更是制度创新的试验田。”昌发展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通过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创新服务站、北京市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CMO转化平台等专业载体,缩短创新医疗器械平均上市周期,实现从“实验室成果”到“临床应用”的加速度。
“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是园区的一大特色,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模式,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区域医药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相关负责人表示。
昌平区强大的“环高校创新圈”也为产业提供了源头活水。区内41所高校持续输送专业人才、攻关核心技术、加速成果转化,形成“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昌平模式”。在资金端,昌发展通过基金与直投基金构建全周期资金链,覆盖企业从孵化到成熟各阶段需求。“我们打造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一站式服务体系,破解成果落地难题。”相关负责人补充道。
该模式已取得显著成效:区域累计获批创新医疗器械30个,占全国总量的9.1%。随着专业服务平台持续完善与西区建设加速推进,这座承载中国高端医疗器械自主创新使命的产业新城,正为全球医疗器械产业提供坚实的“中国方案”。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 这种瓜正上市,一旦发苦千万别吃!...
- 每天吃这种果的人,心情好了,身体棒了!...
- 广州上半年GDP同比增长3.8%...
- 吃完饭就想睡觉?可能是5种疾病的信号...
- 北交所并购火热!产业链整合加速前进...
- “除农残”成高端冰箱标配功能,是真功效还是炒概...
- 抗阻训练,不只“练肌肉”...
- 夏季蛇类频繁出没人被咬伤怎么办?...
- 中国支持鼓励外商在华再投资“十四五”期间累计新...
- 破除肝炎认知误区,专家为防治支招...
- 麦当劳不想当“地主”了香港商铺市场深度调整期下...
- 中新健康丨7500万感染者!中国乙肝防治迈入“...
- 三伏天,不要迷信“网红养生法”...
- 中新健康丨北京:300项医学影像检查结果在15...
- 中新健康丨北京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对儿科等薄...
- 福建金投召开并购重组推介交流会聚力赋能闽企高质...
- 非凡“十四五”丨这些数据,读懂税收改革发展成果...
- 工行温度陇南分行退役军人创业贷启动...
- 海事部门助力“未来”号深远海试验船正式入驻连云...
- 创金合信首农REIT触发首日30%涨跌幅限制7...
- 观察与思考关于认知和系统...
- 2万纽约观众“嗨玩”上海日,为何他们如此着迷?...
- 用镜头“讲述”蝶变故事!“时光里‘城’长”桃浦...
- 山东政商要情7.21—7.27...
- 短剧「霸主」红果,革了谁的命?...
- 数字云冈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的交响...
- 全国28所“医院+高校”在渝启动编写教材《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