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专家6厘米切口手术“剪断”患者十年痉挛枷锁
在上海有了重新站起来的希望。
记者2日获悉,在上海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医生通过仅6厘米切口的“神经靶向阻击战”——高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让小郑的痉挛性畸形得到根本性逆转。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小郑来的时候,双腿如麻花般扭曲交缠,连上诊疗床都是家属帮忙抬上去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遗传和罕见病科主任曹立教授接诊了这一例罕见病患者。
小郑最初的症状始于14岁。“起初只是跑步冲刺时觉得双腿没力,平时走路也比较容易摔倒,后来就觉得两条腿越来越紧,连站立都成问题。”在小郑的记忆中,肌肉痉挛日益严重,腿部外形也发生了变化,整个下肢不受控制,最后完全失去了站立和行走的能力。
--> |
在上海,结合MRI、肌电图等检查,小郑终于获得明确诊断: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这种疾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其母亲也有类似的症状,只是程度较轻。
由于痉挛性截瘫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传统的骨科矫形手术虽能改善畸形,但无法阻断痉挛的“源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张海石对记者介绍:“痉挛是神经系统‘错误指令’导致的肌肉过度收缩,就像橡皮筋长期紧绷最终变成铁丝,必须从神经层面‘松绑’。”
经过术前病例讨论及多学科会诊,专家团队决定采用分阶段治疗方案:首先通过相关手术,切断过度活跃的脊神经背根,有效降低特定肌群肌张力,从根本上解除痉挛,再根据恢复情况制定后续矫形方案。
在手术中,张海石医生采用单椎板微创入路,皮肤切口仅6厘米,精准识别并切断导致痉挛的异常神经小束,保留正常的神经功能。
术后第4天,小郑原本紧绷如弓弦的双腿肌肉开始放松,痉挛显著缓解,双腿不再如麻花般交织,并逐步开始接受系统的术后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练习、肌肉力量训练等。据悉,待小郑神经功能进一步稳定后,团队将评估其矫形手术的可行性,并制定矫形方案,通过骨科手术纠正关节畸形,最大程度恢复运动能力。
当小郑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首次尝试屈膝时,监测屏幕上跃动的肌电信号仿佛新生的序曲。这位曾经被困在轮椅上的青年,终于可以期待用双脚重新丈量世界。
据悉,该院“痉挛状态及肢体畸形重建MDT团队”负责人马昕表示:“我们不仅要让患者站起来,更要让他们走得好、走得远。”(完)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 命悬一线!西安市第三医院专家30分钟“取栓”抢...
- 聚焦“好来、好玩、好购”,2025“上海之夏”...
- 85岁膀胱癌老人绝境逢生西安市人民医院多学科协...
- 长安三中赠旗致谢“长安心语·心航指南”团队...
- 免费公交+地铁无限次乘坐各地“夏日出行大礼包”...
- 2025暑期旅游迎来预订高峰:上海门票酒店预订...
- 油腻大叔控糖60天变型男,控糖真的这么管用吗?...
- 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这些知识值得收藏...
- 卧龙新能完成1.91亿元重大资产出售...
- 常州高铁新城:这场比赛“艇”热闹...
- 全力搜救中!河南西峡极端强降雨致8人失联...
- 中新健康丨专家:需多方合力构建慢病科普生态...
- 吹爆这种烹饪方式!鸡胸肉也能柔软多汁,后悔现在...
- A股主要指数上半年震荡上行...
- 广脉科技投资1,000万设立子公司并取得营业执...
- 云堡未来市×上海影视乐园开创长三角首条“艺术创...
- 助力实现个性化健康需求推动食药同源产业新发展...
- 中国石油实现特高含硫整装气田全产业链自主开发...
- 隔夜shibor报1.4220上涨5.1个基点...
- 厦门安居集团40亿元公司债更新至“已通过”...
- 儋州开展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
- 今年已有162万余人次外籍旅客从上海口岸免签入...
- 上海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启动建设...
- 南宁市邕北灌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复将成为“...
- 西安市2025年“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
- 2025年医院暖通空调系统节能低碳技术交流会在...
- 华山儿牙峰会为何成为行业“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