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专家:需多方合力构建慢病科普生态
“慢性病是我们今后将要长期面对的公共卫生挑战,需多方合力,久久为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严俊在2025慢病防控优质科普传播推广行动上表示,在推进慢病防控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健康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通过激励政策和制度保障,让更多医务卫生人员愿意投身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
--> |
日前,由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与人民网·人民健康共同发起的“2025慢病防控优质科普传播推广行动”正式启动。多位专家一致认为,只有多方共建科普生态、协同促进内容提质,才能真正筑牢慢病防控的“知识防线”。
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马长生提出,未来AI技术或将承担95%的科普标准化输出任务,医生更应聚焦人文关怀工作。他呼吁同行拥抱技术红利,将重复性工作交给机器,转而深耕机器无法替代的领域,如深入偏远地区开展医疗科普服务。同时,他建议医生专注复杂病例处理与医患情感沟通,形成“科技+人文”的互补模式。
“作为一线临床医生,我们发现患者对疾病知晓度不高的问题会贻误最佳治疗时期,这需要更加有效的健康科普,从根源上缓解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淋巴肿瘤诊疗中心主治医师、医学科普账号“协和烟雨医生”创作者阎禹廷分享了做科普的心得。她提出,“医患同治”成为新时代科普的重要部分,鼓励医生从临床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做科普,也呼吁大众成为自己健康的“CEO”。“简单、易学、可操作”是阎禹廷总结的医学科普“口诀法则”。
“企业应以产品链为支点,撬动慢病认知闭环。”海正药业副总裁兼瀚晖制药总经理文玉蓉分享了企业实践,她表示,公司针对“血脂管理盲区”,推出分层化验单推广计划,开发扫码可视化药品说明书,含图文解读与购药导航功能;在药企平台整合“三高共管”知识;联动学会制作短视频科普,用通俗语言破解专业壁垒,让药物研发与患者需求形成双向反馈。
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回顾了“2024年行动”成果:累计收到超2.3万条科普内容,创作者包括三甲医院医生、基层医务人员等。经筛选重点推广1600个优质作品,累计阅读量超3千万人次。她呼吁各界专家、医生积极参与到慢病防控知识普及。(完)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 吹爆这种烹饪方式!鸡胸肉也能柔软多汁,后悔现在...
- A股主要指数上半年震荡上行...
- 广脉科技投资1,000万设立子公司并取得营业执...
- 云堡未来市×上海影视乐园开创长三角首条“艺术创...
- 助力实现个性化健康需求推动食药同源产业新发展...
- 中国石油实现特高含硫整装气田全产业链自主开发...
- 隔夜shibor报1.4220上涨5.1个基点...
- 厦门安居集团40亿元公司债更新至“已通过”...
- 儋州开展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
- 今年已有162万余人次外籍旅客从上海口岸免签入...
- 上海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启动建设...
- 南宁市邕北灌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复将成为“...
- 西安市2025年“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
- 2025年医院暖通空调系统节能低碳技术交流会在...
- 华山儿牙峰会为何成为行业“刚需”?...
- 深交所李辉:汇聚创新动能支持上市公司发展新质生...
- 从岭南枝头到全球餐桌广东荔枝解锁“四季鲜”密码...
- 如东供电公司:电亮千亩瓜果田园守护乡村甜蜜滋味...
- 第三届中国飞盘联赛分站赛湖北仙桃站开赛...
- “手搓”无人机,普陀区少先队队长学校点燃航空科...
- 第八届食品与健康国际会议福州举办院士专家聚焦未...
- 西安高新医院被授予中国幽门螺杆菌分子医学中心分...
- 荔枝茶饮热销,荔枝排骨限量供应,荔枝酸嘢甜辣酸...
- 冰粉凉虾PK延边冷面炎炎夏日谁是你的消暑美食首...
- 梅雨季节心梗多发医生提醒勿错过“黄金120分钟...
- 减肥药大战前夜:信达生物玛仕度肽获批上市,某线...
- 我国首个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发布模型参数达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