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罕见病领域大模型开放测试
在对话框中输入“发现孩子从2岁起发育、语言和动作都明显落后,交流也无法完成”等症状,几秒钟后,人工智能大模型就会给出“需警惕罕见遗传性疾病(如雷特综合征、天使综合征等)或复杂神经发育障碍”的判断,并给出就诊科室、补充检查等医学建议。
这是记者试用全国首个罕见病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协和·太初”的场景。记者近日从北京协和医院了解到,这一由该院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共同研发的大模型,已于近日面向患者开放测试初诊咨询和预约功能。
罕见病虽然单病种患者稀少,但病种繁多。易误诊、漏诊,确诊难,是许多罕见病患者面临的难关,而人工智能大模型有望成为“破题之钥”。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介绍,罕见病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工具研发是罕见病专家团队多年坚持的一个重点攻关方向,“协和·太初”罕见病大模型的研发基于我国罕见病知识库的多年积累和中国人群基因检测数据,是国际首个符合中国人群特点的罕见病大模型,能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快捷地识别诊断罕见病,进一步缩短确诊时间。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徐波介绍,AI模型往往需要海量数据训练,但罕见病病例分散、数据稀缺,传统的AI模型难以得到有效训练。对此,研发团队创新技术路径,采用极小样本冷启动的方式,仅需少量数据与医学知识融合即可实现覆盖全流程的辅助决策功能。
“‘协和·太初’大模型是罕见病诊疗‘中国方案’的重要突破。”张抒扬表示,北京协和医院作为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国家级牵头医院,将继续推动AI技术与临床需求的深度融合,更好助力基层能力提升与分级诊疗保障体系建设,让罕见病诊疗的“微光”照亮更多家庭。
目前,这一大模型的初诊咨询和预约功能已面向患者开放测试,患者可通过多轮交互问诊咨询并获得初步诊疗建议。下一步,支持病历书写、基因解读、遗传咨询等医生端服务功能,将进行二期上线测试。
据悉,后续“协和·太初”罕见病大模型将接入北京协和医院罕见病联合门诊的线上诊疗服务,未来还将逐步推广至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医院。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 中新健康|多款产品相继获批凝胶贴膏市场格局生变...
- 2月21日深圳一手房成交110套,二手房211...
- “春捂”到底该“捂”哪儿?“捂”好这3处很关键...
- 化身“心灵捕手”,AI能否取代专业心理咨询师?...
- 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可信数据空间企业专场培训会举...
- 勇挑“生命禁区”——心外科运用瓣膜修复让高龄高...
- 西北首个国家中医药监督执法实训基地落地陕西...
- 首钢朗泽冲刺港股上市:好赛道、高壁垒,全球低碳...
- 科普|肿瘤绿色治疗:中医药联合125碘粒子植入...
- 乡村行·看振兴广西龙州:火龙果巧打“时间差”保...
- 新春走基层·记者体验360行热爱可抵岁月长——...
- 今日申购:常友科技...
- 春归汀泗桥镇,田野间奏响乡村振兴的璀璨乐章...
- 向海争风倾听北部湾上的风电交响曲——广西首个海...
- 十五运365天365人|王晓勇:借助十五运会提...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聚焦中医药原创性研究...
- 2025年8件健康实事将为老百姓带来哪些实惠?...
- 轨交12号线西延伸工程加紧施工...
- 国内首个!AI儿科医生“上岗”了...
- 政策护航“出海”企业境外上市升温...
- 打造数实融合直播经济集聚区,杨浦区又一个千亿元...
- 聚焦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2024年上...
- 宁夏五部门印发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工作方案...
- “小眼球”老人爆发青光眼,专家在毫米级手术空间...
- 流感季是否已过?流感和普通感冒有啥区别?国家卫...
- 上海科技馆牵手虹口建设“一平米博物馆”首次聚焦...
- 赶个“健康集”——西安中医药市集现场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