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

来源:中国网   浏览:11935   发布时间:2024-06-21 12:46:38     

今年以来,货币政策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在6月19日举行的2024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再次回顾了货币政策及成效,强调了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

潘功胜指出,今年以来,全球通胀高位降温,但仍有较强的黏性。欧洲央行等一些央行已经开始降息,一些央行还在观察,预期今年晚些时候可能也会降息,但总体上还保持着高利率、限制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货币政策的立场是支持性的,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金融支持。

潘功胜表示,展望未来,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同时仍面临一些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我们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支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潘功胜强调,在调控中将注重把握和处理好三方面关系:一是短期与长期的关系。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重要考量,灵活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同时保持政策定力,不大放大收。二是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统筹兼顾支持实体经济增长与保持金融机构自身健康性的关系,坚持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三是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主要考虑国内经济金融形势需要进行调控,兼顾其他经济体经济和货币政策周期的外溢影响。

金融总量平稳增长有效满足实体经济需求

今年以来,在货币政策的总量上,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政策利率、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等金融市场利率下行等,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业内人士认为,从流动性角度看,降准、MLF、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搭配,实现了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为金融总量平稳增长奠定基础。2月份,一次性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了1万亿元中长期流动性,MLF也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维持了货币市场利率低位平稳运行。

贷款利率水平方面,当前,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持续处于历史低位。今年2月份,5年期以上LPR又下降了0.25个百分点,幅度超过市场预期,带动贷款利率在低位延续下行态势。5月份,央行又出台了房地产金融政策包,推动绝大多数城市取消房贷利率下限,进一步降低购房者负债成本。存款利率动态调整机制也在有效推进,2022年以来,金融机构已先后下调4次,效果不断显现,缓解了净息差压力,增大了贷款利率下行空间。

业内人士反映,5月份,企业贷款和个人房贷利率分别在3.7%和3.6%左右,分别较LPR改革前下降约1.6个和1.9个百分点,利率价格工具激发市场需求的作用持续较强。

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上,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着力规范市场行为,盘活低效存量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据潘功胜介绍,今年以来,人民银行会同国家统计局优化季度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由之前主要基于存贷款增速的推算法改成了收入法,更真实地反映金融业增加值水平,弱化一些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存贷款“冲时点”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几十年的商业化、市场化进程,一些金融机构仍然有着很强的“规模情结”,并且以内卷、非理性竞争的方式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容易消减货币政策传导的市场行为,我们加强规范,包括促进信贷均衡投放、治理和防范资金空转、整顿手工补息等。”潘功胜表示。

潘功胜进一步表示,短期内,这些规范市场行为的措施会对金融总量数据产生“挤水分”效应,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立场发生变化,而是更加有利于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有利于均衡信贷增长节奏,缓解资源配置扭曲,减少资金空转套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利于金融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及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从信贷角度看,当前贷款投放节奏更为均衡,金融机构开门红冲动缓和,信贷“小月不小”特征明显,贷款增速在高基数上仍保持合理增长。业内人士认为,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4%,仍高于名义GDP增速。这还是在治理和防范资金空转、规范手工补息、地方化债及房地产贷款下拉背景下实现的。金融总量在“实”的基础上努力保持了平稳增长,更好地兼顾了支持实体经济与促进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进退有序充分发挥牵引带动作用

近年来,人民银行聚焦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推出和实施了一系列结构性工具,带动优化了信贷结构。部分工具在顺利实现目标后,已稳妥有序退出,为市场化资金衔接进入创造了条件。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又创设了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和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有针对性地支持挖掘国内需求与动能增长。

潘功胜介绍,目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7万亿元,约占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15%,聚焦支持小微企业、绿色转型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我们一直在探索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潘功胜表示,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例如,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应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的基本原则,定位于常规总量工具的有益补充,通过内嵌激励机制,以市场化方式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并注重防范道德风险。

央行此前也多次强调,结构性工具并非由人民银行直接向企业发放贷款,而是由金融机构与经营主体自主平等协商确定贷款投放,激发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未来,结构性工具还将与金融五篇大文章有效衔接,更好地引导金融资源流向急需领域。

潘功胜强调,未来,人民银行将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中,继续坚持用好和丰富这些经验,完善相关制度框架,合理把握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规模,已实现阶段性目标的工具及时退出。

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汇率方面,潘功胜表示,人民币汇率在复杂形势下保持基本稳定。“今年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的时点不断推后,中美利差保持在相对高位。我们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但同时强化预期引导,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他说。

在市场人士看来,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虽有小幅波动,但在本轮震荡中仍相对稳健,在亚洲货币普遍贬值的背景下成为一大亮点,央行有条件有能力应对外汇市场波动。

谈及下一阶段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有利因素,潘功胜表示,经过多年持续努力,中国外汇市场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市场参与者更加成熟,交易行为更加理性,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使用汇率避险工具。同时,目前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比达30%,降低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汇兑风险敞口。“我们应对外汇市场波动的经验也更加丰富。今年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逐渐转向,美元升值动能减弱,国内外的货币政策周期差趋于收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和跨境资本流动平衡,扩大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潘功胜表示。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