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立秋了,这些人得“减秋膘”!
刚咬下一口炖得酥烂的红烧肉,长辈笑着说 “立秋了,得多贴点秋膘才抗冻”,你是不是也默认了这是理所应当?可别急着动筷子,古时的习俗,到了今天却藏着“健康陷阱”。
古代“贴秋膘”的内涵
“贴秋膘” 源于物质匮乏的古代。夏季人们食欲差、加上农耕劳作消耗大,立秋后便以肥腻肉食补营养、囤脂肪御寒冬,契合中医 “秋收冬藏” 理念。
现代不建议盲目“贴秋膘”
如今餐桌早已丰足,居民肥胖率呈上升趋势。再盲目 “贴秋膘”,过量油脂和热量会埋下糖尿病、冠心病等隐患,昔日救命的能量可能成为 “甜蜜负担”。
“贴秋膘”的正确方式
饮食均衡:搭配果蔬、蛋奶、谷物等,多吃应季蔬果和粗粮,补充维生素与膳食纤维,减少摄入油炸食品。
肉类选择:遵循 “多白少红”,优选鱼、禽等白肉,少吃猪肉等红肉,控制每日鱼禽蛋瘦肉总量在120-200g。
因人而异:体虚者可借机进补,肥胖、高血脂人群需谨慎,避免暴饮暴食伤脾胃。
立秋养生的关键要点
脏腑调理:秋季需补养脾、肺、肾,增强免疫力以应对秋冬传染病。
食材选用:羊肉清炖适合脾胃虚弱者,牛肉益气健脾(脾胃差者少食)。
润燥饮品:雪梨百合饮、菊花乌梅甘草饮、百玉润燥汤可缓解秋季燥证。
养肺技巧:早上进行慢跑等运动,多喝水、吸入水蒸气,通过大笑和扩胸呼吸增强肺功能。
立秋养生的禁忌事项
忌辛辣,重润燥
入秋后气候渐干,辛辣食物不利于肺部养护。建议多吃莲藕、荸荠、百合、银耳等食材,可起到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作用。
忌烈日暴晒
立秋后养生首重养阴滋阴,锻炼宜选早晚时段,选择打太极、散步等平缓项目。同时需避免在烈日下暴晒,以防中暑。
忌湿发入睡
夏末秋初,若头发半干时入睡,水分蒸发会带走大量热量,易使寒气侵入人体引发感冒。尤其老年人,头部受此刺激还可能导致血压波动。
立秋养生应顺应时节,科学 “贴秋膘”,合理饮食与适度运动结合,方能守护健康。
--> |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 三伏天出汗养生?中医解读三句谚语...
- 福能股份拟投资约78亿元建南安抽水蓄能电站...
- 立秋≠入秋!立秋养生要注意“三防一养”,避开这...
- 立秋食养先清后补...
- 情绪焦虑也会致聋!...
- 高盛称5年期美债收益率已触及2021年来最极端...
- 西安市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助患者从轮椅迈向独...
- 西安工会老年护理院在西安市养老服务人才职业技能...
- 不开刀除早癌!西安工会医院消化内科内镜室团队完...
- 这份青海避暑游攻略,请查收...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丨中西医协同让乳腺癌治...
- “工业+旅游”潮趣满满...
- “鼠标手”被纳入职业病,你中招没?...
- 老人莫名偏瘫,竟是牙源性脑脓肿所致...
- 颈动脉狭窄或引起“小中风”专家:新型微创手术化...
- 专家:肝硬化患者应定期检查尽早发现食管、胃底静...
- 三沙永兴岛今年已放生236只绿海龟幼龟...
- 饭前喝杯水血糖稳了、腰围小了!...
- 上海汽配拟与武汉热翼共投2000万设合资公司...
- “鼠标手”正式纳入职业病...
- 30万年前,先民食谱已有“荤素搭配”...
- 孩子不爱社交,可能与耳朵有关...
- 尚九熙名下公司均已注销...
- 专家科普汛期安全避险...
- 武陵山上避暑经济热...
- 暑假出游高铁票怎么买最划算、如何快速找到车厢?...
- AI当向导,广州更好“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