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怎么防如何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炳亮——
基孔肯雅热,怎么防如何治?
近期,中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对于很多人来说,基孔肯雅热较为陌生。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又该如何防治?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侠客岛”和“健康生活”版联动开展的微博直播连麦中,我们就这些问题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炳亮进行了采访。
“人蚊人”传播链是核心传播模式
--> |
问: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林炳亮: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比如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地区。
大约20年前,基孔肯雅热疫情曾在印度洋区域大规模暴发,影响约50万人。今年以来,法国在印度洋的属地留尼汪岛估计有大约1/3人口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因此,今年7月,世卫组织发出警报说,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避免疫情大规模暴发。
问:基孔肯雅热怎么传播?会不会“人传人”?
林炳亮:基孔肯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
蚊子是传播媒介,前面提到主要元凶是伊蚊,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有黑白斑点的花斑蚊。它们叮咬感染者后,病毒会在其唾液腺大量繁殖,这时再叮他人,就会传播病毒。因此,“人蚊人”传播链是基孔肯雅热的核心传播模式。
孕妇感染后,病毒可能导致宫内胎儿感染,但通过母婴传播的情况极其少见。
问:这次中国境内的基孔肯雅热源头是什么?
林炳亮:每一次传染病流行,大家都非常关注“0号病人”在哪里。我国曾发生过几起基孔肯雅热输入继发聚集性的疫情,但没有成为本土疫原地。本轮流行中,中国境内第一例基孔肯雅热患者于7月8日确诊,由境外输入引起。但我认为他不一定是第一个被感染的。
现在,流行病学专家正在做追踪,但我感觉找到源头不容易。因为这个病的症状很常见,就像感冒和发烧一样,大家一般不会意识到这是得了基孔肯雅热。
总体病症较轻,4类人群需重点防范
问:基孔肯雅热的表现主要有哪些?症状一般持续多久?哪些人群需重点防范?
林炳亮:基孔肯雅热主要表现为三大症状:发热、关节痛、皮疹。关节疼痛常伴随发烧同步出现,皮疹在发烧后的2到5天内出现。总体病程一般在5—7天。广东省目前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均为轻症,暂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
尽管总体病症较轻,但并不意味着基孔肯雅热不会出现危重症。2006年,印度曾经有过一次较大的基孔肯雅热流行,最终导致五六万人感染,约3000人死亡。
所以我们既不可过度恐慌,也不可掉以轻心。4类人群需重点防范:一是老人和小孩,尤其是新生儿;二是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三是晚期妊娠妇女;四是免疫功能低下者,譬如患有恶性肿瘤需要化疗、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问:相比基孔肯雅热,大家更熟知登革热等热带传染病。它和登革热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林炳亮: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由伊蚊传播,因此防控措施也一样。此外,二者发病初期都有高热、头痛、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比较容易被混淆。
但二者也有区别,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有研究认为,它比登革热的传播速度快2—3倍,这也是最近广东突发较多病例的原因。
此外,基孔肯雅热引发的关节痛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主要是小关节疼痛,例如腕关节、指关节、踝关节等;而登革热则表现为明显的肌肉疼痛和骨关节疼痛,还会伴有头痛或者眼眶痛等。
两者引发的皮疹也不一样。基孔肯雅热主要表现为充血疹,比如斑丘疹;登革热既会出现充血疹也会有出血疹,以及瘀斑。至于这两者如何区别,用手按一下,不会褪色的就是出血疹,会褪色的是充血疹。
尚无特效药物,不要擅自用药
问:基孔肯雅热如何确诊?怎么治疗?有特效药吗?治愈后会不会留下后遗症?
林炳亮:出现相关症状后,首先要前往医院就诊,不要在家硬扛。由于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最长达12天,所以一定要主动告知医生是否有去过基孔肯雅热疫情流行区,配合做好流行病学史调查。
目前,可以通过病毒核酸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等方法确诊基孔肯雅热。感染初期,抗体检测阳性率可能较低。所以,当下在疫情流行区,我们以病毒核酸检测为主。
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做好防蚊隔离。患者出现病症不要擅自用药。在未确诊是何种病毒的情况下,擅自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药物,可能酿成严重后果。
基孔肯雅热可能带来的后遗症,主要体现在关节疼痛上。对大多数人来说,关节疼痛在1—2周内就会恢复。但也有报道显示,有些人的关节疼痛会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这一点大家不用紧张。一旦感染,一定要保护好关节,多休息静养。恢复后,也不要着急进行爬山等运动,以防关节劳损。
问:防止基孔肯雅热扩散有哪些措施?
林炳亮:防控基孔肯雅热,关键在于防蚊和灭蚊。防蚊方面,首先要重视传染源管理,即对确诊患者进行隔离和管理。例如,在家休养时搭蚊帐,避免被蚊虫叮咬。
更重要的是清除蚊虫滋生地,防止蚊子繁殖。蚊子依赖静止水体繁殖,因此需要清理积水。家中如阳台花盆、水缸、瓶罐底部、厨房角落等,往往是被忽视的重点;社区内的花园绿地、下水道、公共场所等,也应避免积水形成滋生源。
在灭蚊手段上,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是物理方法,包括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工具,直接杀灭成蚊。第二是化学方法,比如在小区等公共场所进行灭蚊消杀,以及在家中喷洒驱蚊水。第三是生物方法,例如在水体中投放食蚊鱼,让它们吞食蚊子的幼虫;还有通过使用BT菌等生物制剂达到杀灭效果。
个人预防重点是防蚊虫叮咬
问:个人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为什么有人觉得喷花露水没用?
林炳亮:对个人而言,预防基孔肯雅热的重点是防蚊虫叮咬,很多人会喷花露水,但市面上有些花露水不含防蚊剂,喷上去只能起到一点止痒作用,不能有效驱蚊。真正起到防蚊效果,应选择含有防蚊剂的花露水。
在个人防护方面,有几个方面尤其重要。首先是穿着防护。长衫长裤更为保险,尽量穿浅色衣服,并对裸露皮肤喷洒驱蚊产品。
其次,由于蚊虫对气味较敏感,特别喜欢二氧化碳浓度高的环境。因此,剧烈运动后,体温升高、出汗较多时,被蚊子叮咬的风险也会上升。这个时候建议及时冲凉、避免在户外久留,降低被蚊虫叮咬的几率。
此外,蚊子有一定的活动规律,常在日出日落前后两个小时较为活跃,大约在早晚7时至9时这两个时段更易出现蚊群。因此,建议尽量减少在这些时间段外出活动。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 专家:输血传播基孔肯雅热属无稽之谈...
- 基孔肯雅热关节痛多从手脚开始且伴肿胀...
- 金科环境688466.SH新增一起对外投资,被...
- 预防基孔肯雅热收好这份驱蚊攻略...
- 广州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夏季更易感染带状疱疹...
- 美股异动腾讯音乐TME.US涨逾3%机构:行业...
- 收获健康成长的“动力课堂”...
- 感染基孔肯雅热会留后遗症吗?这几类人要格外注意...
- 重塑服务、砸钱改店,星巴克SBUX.US还值得...
- 高德宣布全面AI化上线全球首个地图AI原生智能...
- 余伟文:香港预计将在未来数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财富...
- 全球创客集结南京...
- 2025年陕西省药品检验工作座谈会召开...
- 动动手指就搞定——医保跨省异地就医为参保人保驾...
- 股价大涨,创年内新高!301511火了,一天迎...
- 从细微处解决群众看病难北海率先实现二级及以上医...
- 7月西安市平均气温30.4°C两次区域性高温均...
- 2025年广西“老字号”嘉年华暨“购在中国·乐...
- 西北大学第一医院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与健康...
- 刚刚,重磅来了!在深圳正式发布...
- 洪水退去健康防护别大意返家进屋前检查这些点...
- 上海创新打造“医研企资”深度融合生态圈破解医疗...
- 第七季炒股大赛冠军收益达45.09%光模块龙头...
- 央企重组大消息!7000亿巨头,宣布停牌!...
- 民生一件事丨在家门口享更好医疗服务城市医疗资源...
- 一个不起眼的炒菜习惯,让全家人骨质疏松...
- 截至30日下午,中山代表团在省中运会累计斩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