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哈达跨越4000公里,24年续写生命赞歌
2025年盛夏,陕西省人民医院王建华主任医师的办公室门被轻轻扣响,52岁的藏族汉子达瓦次仁捧着洁白的哈达走向王建华,两人双手紧握,激动不已。这场时隔24年的重逢,背后是一场生死边缘的生命接力。
高原之上的生死抉择
50人的热血与200针的手工缝合
当时手术还面临几个主要困难,“一是医院当时还没有血库,病人需要大量输血;二是无法开展全麻手术,局部麻醉的风险会很高;三是没有自动吻合器,伤口只能进行手工缝合。”王建华表示,“医院条件非常艰苦,没有电刀,电源都需临时启动柴油发电机。”听闻达瓦次仁的状况,医院和患者家属、单位纷纷动员献血,50余人挤满卡车星夜驰援,汩汩热血注入患者体内。当柴油发电机的轰鸣声响起,当用灯泡组装的无影灯亮起,达瓦次仁的生命开始有了转机。
王建华凭借扎实的医学功底和谨慎的操作,历经8小时,完成200多针的手工缝合,顺利为达瓦次仁完成了胃大部切除手术。“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独立做过这么大的手术,可以说是小白对小白。”王建华笑着说,因为当时的他和达瓦都还是年轻小伙。这一手术当时也成为了阿里地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手术。术后依然要关注出血的情况和营养状况,王建华每天都会去看望达瓦次仁。“我当时就记得王医生每天给我叮嘱要注意什么,特别细心,喝多少粥都给我用杯子量好。”回想起当时的情况,达瓦次仁这个藏族汉子也泛出一丝柔情。
4000公里的“生命线”进化
24年里,达瓦次仁从未忘记王建华的恩情,通过千方百计的联系,他第一次来到了西安,跨越4000公里来赴这份生死情谊。回想起曾经的点点滴滴,两人都历历在目。24年,不变的是性命相托、永不辜负的承诺,变化的是在国家援藏方针的指引下阿里地区医疗条件和技术的持续提升。王建华带达瓦次仁来到陕西省人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屏幕上正实时传输着阿里地区人民医院的手术画面——这正是陕西省人民医院在2021年建立的5G远程医疗系统。通过这条“空中生命线”,王建华主任医师已经在此会诊过很多例疑难病例。
“如今这套系统已开展疑难病例会诊超过百次,不仅挽救了不少生命垂危的患者,更为阿里地区培养了不少医疗人才。”王建华感慨道:“我们为当地培养了第一个全麻麻醉师,曾经培养过的学生已经是阿里地区人民医院的副院长了,没有血站、设备不足、能力不足、管理不规范的局面都在援建过程中改写了。”陕西省人民医院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阿里地区进行对口支援,再到2015年响应国家“组团式”援藏战略,累计选派十批精锐团队赴阿里,采用“以院包科”模式深耕护理、神外、药学等学科,填补多项技术空白;更以“输血+造血”双轨并进的方式,为阿里培养了多名学科带头人,同时建立了藏陕远程医疗平台、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及西藏干部职工就医绿色通道等。
从阿里到西安,这场时隔24年、跨越4000公里的重逢不仅镌刻着汉藏同胞共护生命的深情厚谊,更生动诠释了“医疗援藏”在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上所展现的蓬勃生机。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 以场景驱动落地各领域大模型应用“全面花开”...
- 中西医结合疗愈背后的仁心与传承...
- 7月1日起新版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在西安市药品零售...
- 厦门象屿发行12亿短期融资券成功期限365天...
- 天气越热越要“以热制热”?8个中医养生法,错过...
- 别让错误跑步伤了身这些要点你注意了吗?...
- 吃冰淇淋导致“脑结冰”!科学吃冰才能安全消暑...
- 信托登记试点添新军:杭州股权慈善信托开启...
- 听音乐养生,功效几何?...
- 西安交大二附院完成陕西省首例“双侧孤立性髂总动...
- 中新健康丨5岁女童游泳泡温泉后昏迷,“食脑虫”...
- 上交所:尽快推动科创板“1+6”政策落地见效...
- 西安高新医院宋瑛院长出席第十九届中国医院院长年...
- 本地零售度过“最热618”:近850个品牌在美...
- 西安高新医院肠菌移植中心成立筹备会议今日举办...
- 西安市第一医院开展急性卒中患者溶栓演练...
- 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护理团队闪耀陕西省护理学会学...
- 和讯投顾王伟:周五会大涨吗?...
- 吉鑫科技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司滚动市盈率显著高...
- 盐城亭湖区新洋街道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不忘初心砥砺...
- 葛卫东押注!高性能GPU公司拟IPO...
- 中物联:6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为51%连续八个月运...
- 下半年险资投资展望:加仓A股权益资产加码全球资...
- 中国科学院240项重大科技成果入桂转化25个项...
- 西安市胸科医院专家团队赴西安市红会医院开展技术...
- 西安市中心医院护理部成功举办PICC维护资质认...
- 四川路桥签订总金额约为115.96亿元的施工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