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太阳会致癌?吃大蒜能防癌?专家解答
多晒太阳会得皮肤癌?吃西蓝花、大蒜真能防癌吗?
每年的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15日,央视新闻《医学公开课》推出特别直播《我们该如何真正有效防癌?》,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张凯,就大家关心的癌症相关问题作出解答
多晒太阳会得皮肤癌吗?
张凯表示,紫外线照射过多确实会增加皮肤癌风险,但皮肤癌在中国人中发病率极低。而适度晒太阳有利于维生素D的补充,维生素D对结直肠癌、乳腺癌、心脑血管等疾病是保护因素。
--> |
张凯介绍,直肠癌、乳腺癌的发病率远远高于皮肤癌,所以单纯强调避免紫外线照射对皮肤癌的危害有预防过度的可能。由于中国人普遍存在维生素D水平偏低的情况,考虑到心脑血管疾病及结直肠癌等发病率较高的病症,建议检测自身维生素D水平,再决定是否需要多晒太阳。
经常接触二手烟会增加患癌风险吗?
张凯表示,相关证据十分充分——吸烟与肺癌密切相关。
流行病学统计显示,肺腺癌与二手烟存在明确关联,二手烟通常是燃烧不充分产生的烟雾,其危害可能更大。在当前环境下,地毯、衣物、沙发等物品会长时间残留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基于此,“三手烟”的概念应运而生,其危害通常被纳入二手烟危害的统计范畴。
张凯介绍,吸烟引发的相关疾病最主要就是肿瘤,比如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这几类癌的发病率占据所有癌的一半以上。
食物发霉后,切掉发霉的部分能吃吗?
张凯介绍,在食物发霉产生的有害物质中,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最强的物质之一,它是一类由真菌分泌的致癌化合物,常见于谷物、粮油等食物上,一旦食物发霉,最好将其整个扔掉。
一旦误食致癌物质后,可以通过食用水果蔬菜进行补救。纤维素能够吸附部分毒素,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性,可以还原一些被氧化的物质。日常生活中大量饮水,也有助于促进身体排出有毒物质。
除黄曲霉毒素外,很多致癌物质都产生于食物加工过程中。因此,应避免食用过度加工的食物,如烧烤、油炸类食品。
吃大蒜、西蓝花能防癌?
张凯表示,大蒜、西蓝花都属于具有保护性因素的饮食,大蒜、西蓝花有助于预防消化道肿瘤。虽然“吃点东西能防病”是老百姓的朴素认知,但与控制饮食、减少加工肉类等有害食物的摄入相比,单纯依赖某些食物的防病作用相对有限。
这几种痣可能藏着癌
张凯介绍,身上的痣短期内突然发生变化,可能是黑色素瘤的危险标志。比如出现这些特征——
不对称、不规则;
原来清晰的边界变得非常模糊;
颜色有变化,如黑色变粉,粉色变深或变白;
直径变大。
但是,并不是异常出现就一定是黑色素瘤。如果觉得把握不住,不必恐慌,应及时咨询医生。
年年体检正常,为什么会突然查出癌症晚期?
张凯表示,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手段问题。目前体检的很多手段是针对健康体检,而不是针对癌症,比如胸片,其发现早期肺癌能力比较弱。此外,大概47%的癌症没有早期发现的手段,比如早期胰腺癌、卵巢癌。
间隔期问题。不同肿瘤的生长速度不同,肠道腺瘤样息肉发展到肠癌需要8到10年时间,但肝癌的癌前病变、肝硬化发展到肝癌的时间较短。
医源性问题。如影像科大夫对识别早期肿瘤训练能力不足等原因。
防癌“铁三角”——饮食、运动、心理
张凯介绍,健康饮食和运动能直接降低发病率较高的癌症风险,而心理因素与人体免疫力也息息相关。
由于消化道肿瘤发病率较高,应避免摄入油炸、烟熏等具有危害性的食物,同时应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肺癌、乳腺癌、结肠癌可能成为未来发病率最高的三种癌症,运动不仅有助于改善体脂指数、调节内分泌,还能降低这三类癌症的发病概率。
营养状况、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是影响免疫系统的三大关键因素。若心理状态欠佳,会致使免疫力大幅波动,人体免疫系统就难以有效识别并消灭癌细胞。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 九部门:将符合条件的家政从业人员纳入公租房、保...
- 陕西将开展旅居养老试点县区三年行动...
- 4月30日西安执行164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调整...
- 全球首个亿量级草药基因编码天然多样性成分库在蓉...
- 在品牌全球化迈入新阶段之际,香港航海资本管理有...
- 26项举措助力高质量发展上海加码民营上市公司培...
- 一天中容易长胖的四个时间点,如何合理饮食...
- 带状疱疹年新发病例逾1500万例多方呼吁医防融...
- 工伤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面实施...
- 珍宝岛药业:构筑发展新优势,推动中药国际化进程...
- 优化罕见病药品准入机制4岁患儿在沪成功用药获救...
- 一位印度科学家的中国“追梦路”...
- 美股异动小牛电动NIU.US涨逾3%机构预计公...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我国已有1300余家二级以上...
- 心理健康蓝皮书:短视频高强度使用与抑郁和焦虑风...
- 上海计划用三年让AED配置率达到每10万人10...
- 广交会观察:中国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商用提速...
- 三部门:原则上至2026年底,各省50%以上康...
- 血友病诊疗技术进步让“玻璃人”看到长寿希望...
- 中新健康丨老年人运动中预防跌倒的方法有哪些?专...
- 驾控未来,电动MINIJCW从赛道到街头...
- 灞桥老年大学AI课程引银发族热捧...
- 从“国家喊你减肥”到养生热专家分享健康生活秘诀...
- 本土医药企业如何创新发展?肿瘤专家:国家需制定...
- 美股异动台积电TSM.US跌逾4%摩根大通下调...
- 白内障“熟透”才能摘?人工晶体越贵越好?听专家...
- 双重血浆置换术让牛奶血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