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爸妈!这种老花镜千万别买越戴眼睛越花
不知道有多少人发现自己的父母不知何时脸上出现了皱纹,甚至还出现了老花镜。更令人震惊的是,由于配镜意识不够或舍不得花钱,他们的老花镜很多竟然是从菜场、地摊、夜市、网络购买的,没有验光全凭感觉,一副眼镜甚至9.9元都不用,还包邮。
那么,这样的花镜真的能戴吗?会不会有什么隐患?
老花眼的专业名词是老视,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我们人眼看近处需要经过调节聚焦,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眼内的晶状体逐渐硬化,眼睛的调节能力逐渐下降,则会导致看近的时候也就无法清晰聚焦,看东西也就自然模糊了,且老花眼的程度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加重。
一般正视眼的老花现象会在40~45岁左右出现,52岁发生率几乎是100%,原本就有屈光不正的人群出现老花的时间会略有早晚,比如很多人认为的“近视不老花”实际上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像存在远视的人群,最早可能在40岁之前就会出现老花。
地摊或网上便宜的老花镜可以买吗?
简单来说,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的可以是可以,但也不建议。
主要原因有以下这些方面:
首先,不要觉得老花镜便宜就没有质量要求了,目前市面销售的老花成品眼镜是需要符合相关国标的,有些企业执行的是配装眼镜GB13511.1-2011单光和多焦点眼镜标准,有些企业执行的是GB13511.3-2019单光老视成镜标准,要知道符合国标是一个产品的基本保证,而很多地摊夜市、网上销售的老花镜连这个保证都没有,故很多方面都会存在品质问题。
其次,夜市地摊甚至网络销售的老花镜即便满足了以上国标,但因为销售场所限制导致其无法提供验光服务,所以通常只能采用经验法帮购买者选择眼镜。
但以上表格是只针对正视眼人群的经验选镜建议,而有很大一部分人群,他们视力也许都能达到1.0,但并不代表他们都是正视眼,很多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基础度数,比如小远视、低度近视、50度的散光或者左眼正视右眼近视等情况,在看远的时候也许不戴眼镜也能看得清楚,但当需要配戴老花镜时,则需要在他们的基础屈光度数上进行近附加,这就需要根据用眼需求来进行调整。
这样来看,经验法实际上会造成较大误差,错误的度数可能在刚开始戴上时没什么体现,但戴久了,就会导致视疲劳、头晕恶心,甚至出现越戴眼越花的情况。所以,经验法只能作为条件不允许、迫不得已时的参考,条件允许的话,建议还是去正规机构检查和配镜。
老花眼应该如何正确验配?
简单来说,即便是老花镜,也需要进行专业的验配。
老花眼的验配给人的感觉好像很简单,但从专业角度来看,验配老花实际上要比其他屈光不正问题还要复杂,如果说近视、远视、散光等问题的验配是基础,那么老花的验配就是加强。
如同上面所说,很多人虽然视力还不错,不影响日常用眼,但眼睛存在一定程度的屈光不正,所以针对这类人群想要获得正确的老花眼矫正度数,首先就要先测量他们的基础度数,然后再进行老花眼的附加光度测量。
对于我们广大本来就戴眼镜的人群来说,流程更是如此,而且和一般人印象中的老花眼都采用凸透镜不同,当近视超过了一定度数,即便是老花镜,用的也是近视用的凹透镜片。举个例子,如果你是-500度近视,又有了老花眼+100度,这时候你需要的老花镜度数就是-500+100=-400,而不是直接购买+100度的老花镜。以此类推,远视、散光同样需要在原始度数上加上这个近附加光度,才是最终的近用老花光度。
而一些特殊群体,比如单眼屈光不正一只眼近视一只眼正视,一只眼近视一只远视,又或者一只眼单纯散光、一只眼近视等等情况,更是需要进行准确测量,才能确保老花镜的准确验配。
除了验光度数之外,在加工的时候,还需要重新测量近用双眼瞳距,这是因为看近的时候我们人眼会有一个内转,所以瞳距相较于看远是缩小的,从经验法推断大概在2mm,但实际上,因为每个人眼部内旋的能力不同,近用瞳距自然也就存在差异,只有测量才能保证准确。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疾病同样会引起老年人视力下降,所以在验配前,专业的门店还会通过裂隙灯或眼底镜,排查是否有眼病引起视力下降的可能,比如白内障、青光眼、黄斑病变等。
由此可见,针对老花眼的验配是更加复杂且有必要的。
验配后如何选择镜片?
看完了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已经了解,想配一副合适自己的花镜,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实际上除了少部分之外,其他绝大部分老花人群都是需要专业验配定制的,也就是像其他屈光不正人群一样,根据配镜处方选择合适的镜片镜框进行加工制作。
而且现在根据不同需求,除了单光镜片之外,渐进多焦点镜片在目前来看,对广大戴镜人群来说是一类更好的老花解决方案,它在一副镜片上实现了多个焦点,可以同时满足远、中、近不同距离下的用眼需求。免去了以往看远看近两副眼镜,或者来回摘戴老花镜的困扰。
看完以上内容,大家记得在下次回家时,陪爸妈去进行一次专业的视力检查,并为他们配备一副合适的老花镜吧。
--> |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 太原力争老年健康管理数据年内实现共享...
- 普华永道报告:72%的中国内地CEO160;对...
- 数字化创新:数据驱动的审计变革...
- 过敏性鼻炎治疗研究取得新进展...
- 千篙万桨闹戴南百舸争流逐春潮...
- 开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平稳向好...
- 市场回暖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继续上涨...
- 新余国科年报摘要: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 甘味出陇:定西宽粉专场推介会在北京举行...
- 文化和旅游部提醒清明节假期合理安排出游...
- 河北沧州:延长课间时长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 清明假期健康提示重点预防6方面...
- 走进民企看发展科大讯飞刘庆峰:发展AI,不能在...
- 越睡越累?专家教你正确睡姿摆脱腰酸背痛...
- 戈壁钢城嘉峪关的高质量新型工业化之路...
- 翰德发布《2025人才趋势报告》:AI人才争夺...
- 石头科技2024年业绩丰收:境内外收入双双增长...
- LEAP3.5技术架构正式发布零跑汽车朱江明:...
- 我国口腔医学界泰斗邱蔚六院士追思会在沪举行...
- 国风新材拟购金张科技58.33%股权并募资不超...
- 脾胃虚弱的人脸上“藏不住”!改掉这4个吃饭习惯...
- 春天沙尘天气多发,做好个人防护...
- 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蒋平:2025年2月...
- 春季花粉过敏高发该如何应对...
- 科学运动、避免损伤,乐享健康生活科学减重一起来...
- 阜宁高新区:精心呵护在田小麦,全力筑牢夏粮丰收...
- 德勤:港交所位列一季度全球IPO市场前四...